新闻动态

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迎利好

2021-05-27 15:06

    如何更好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?监管机构近期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“划重点”。近日,中国银保监会印发《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围绕加大增量金融供给、优化金融供给结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项举措。

    在业内专家看来,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近几年纷纷下沉业务,发力零售端,服务小微企业本就是其重要的业务转型方向。监管机构此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,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,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,实现有效配置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    大型银行要发挥带头作用

    《通知》提出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、户数“两增”的目标,其中5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%以上。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3年实现高速增长,截至2020年末,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.3万亿元,增速超过30%,其中5家大型银行增长54.8%。

    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,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已不仅是政策的要求,而是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。建设银行较早发力普惠金融业务,2018年将普惠金融列为三大战略之一,全面调整公司架构,加大金融科技投入,发挥科技对普惠金融业务的支撑作用。截至2020年底,建设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1.45亿元,也是唯一一家普惠贷款余额超万亿元的大型银行。另外,农业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9500亿元,工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为7452亿元,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117亿元。

    此次《通知》在对增速提出要求的同时,还明确要求大型银行、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带头作用,强化“首贷户”服务,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“首贷户”数量高于2020年,要求大型银行将“首贷户”纳入内部考核评价指标。

    “首贷户”是指之前没有在金融机构申请过贷款的用户。在业内看来,提高“首贷户”占比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;另一方面是为了防范对优质小微企业过度授信的“垒小户”风险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分析认为,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空间仍很大,国内经济恢复呈现良好态势,海外需求也有逐步企稳回暖迹象,相关部门不断释放对小微企业支持的政策红利,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,保市场稳就业,从整体上看,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改善,也为实现“两增”目标打下基础。

    更重要的是,银行在普惠金融业务中已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业务发展路径,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已成为大型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,且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。据年报统计数据,大型银行2020年零售条线的利润贡献度平均在33%以上。其中建设银行在2020年零售条线贡献了利润的61.21%,其个人金融业务盈利首次超过2000亿元。另外,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的2020年个人金融业务利润总额增速均达20%以上,农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利润增速高达48%。